7、家底(1/ 2)
胡氏说家里还做了有多的鱼丸和白汤,可以分给大家带回去,等孩子回家了一起吃。拨霞供的白汤,不管煮什么都好吃,鱼丸回去打汤或者烧一下都行,要是图方便,下在汤里做成鱼丸锅子也行。
这番话让桌上的气氛更上一个高潮。
胡氏趁着大家都高兴,说了等过些日子天气冷了,自己家可以提供送菜去书院的服务。每餐一荤一素一饭一汤,每餐十五文钱,保证是热的。
“这是我家专门去定的保温的竹篮子,再座的要是哪家的公子就在附近的书院念书,想送饭的也可以托着我这边一起,两文钱就行。”
一时间大家纷纷打探。
这个说:“要是饭菜的味道都像今天这样好,我就要给我儿子定一个。”
“姨姨,你要是想订就要提前啊,这个是限定的,只有十五个名额的。”
那个问:“拨霞供呢,十五文钱也包含拨霞供吗?”
“不呢不呢,拨霞供是其他的价格,他要提前订的,五十文钱一份,配二两兔肉,一颗鸡蛋和白菜、萝卜一份。光是它的白汤就要好几种肉去熬呢。”
看着自家娘亲忙不过来,郭绵绵忙着回答道。
一场热闹的暖房宴或者说是营业前试吃会就这样完满的完成了。
……
列队交完税粮后,中午都快过了。郭家人吃了午餐后,留下三口袋小麦用来作种和食用,便把剩下的不到二十袋小麦逐一搬到了三辆平板车上。
郭家惟有一辆平板车,两辆是从交好的人家借来的。郭老实郭树郭林父子三个一人拉着一辆往镇上走,几个女人则跟在背面,遇到坡陡上不去的地方便搭把手推一推。
家里的大人一切出动了,除了要去镇上的鲲鲲,剩下的孩子都留在了家里。孩子们不是不想去,只是很近镇上多了几何人,不是从四里八乡卖食粮的人,便是从县城或是其它地方来收粮的粮商人,孩子多了便顾来,如果发生什么意外便困扰了。
李家村有一条通往桃源镇的大路,说是大路也仅仅只容的下两辆平板车罢了,且路途并不服整,时不时的遇到土坑或是坡陡,郭家人走的颇为艰苦,空动手只需要半个时候的行程,至少要延伸一倍的的几根狗尾巴草。
好不容易推着平板车走完了一条长长地陡坡,郭绵绵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,气息不稳的对木氏说:“娘,咱家买头牛吧!”
牛的气力大,不仅能耕地,还能拉车、碾稻场打食粮,节减了人力不说,人也能轻松很多,不会像现在如此一场农忙下来,人都瘦的改了形,肩膀上被磨出来的厚茧更是去都去不掉。
不等木氏回话,一旁叉着腰歇息的于氏便哈哈大笑起来:“小姑,这牛不是说买便能买的,先不说有没有牛买,便算有我们家也买不起呀。”
郭绵绵只晓得大庆的牛很宝贵,随意宰牛是犯罪的,吃没有过明路的牛肉会被打板子下狱,倒是不晓得牛肉的价格,便猎奇的问:“牛很贵很难买吗?”
如果只是贵一点倒没什么,如果有价无市却是个大问题
木氏接过了话头,细细的说:“可不是老贵了,一头半岁的牛犊子便要七八两银子,能出力的大牛更贵,十五两银子还没有然能买到。你看我们这邻近的几个村子,有四五百户人家,可有牛的便惟有那麽三五家,一是价格贵,二是难买,得找路线才行。”
“那是很贵了……”郭绵绵听的结舌,着实没想到买头牛要花这么大的气力。
要晓得这里一两银子便是一千文钱,一文钱能买一个鸡蛋,粗粮也便二文半钱一斤,精面粉也不会跨越八文钱……
如此一算,一头牛能换六千斤粗粮,充足一家十口吃快要两年了!想要买牛,且不说庄户人家能不可以找到路线,便算找到了也很难买的起。
想来大部分人以为买牛不划算,地里的活计辛苦点也能做,买牛能节减一大笔支付呢,能不买天然便不会买了。
郭绵绵在内心快速的盘算动手头上的银子,除了那几张能不动便必然不可以动的银票外,她自己的银钱虽然在回归的路上花去了大半,还剩有三四十两,买一头牛是绰绰有余了,环节是得找路线买,这此中的支付便难以确认了。
内心有了计较,郭绵绵对木氏说:“娘,桃源镇上有牛商人么?如果有,待会儿卖完食粮我们便去看看,现在买不起可不代表以后也买不起。”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